首页

冷柔 调教

时间:2025-05-29 13:59:10 作者:科技赋能助丰收 全国麦收由南到北有序推进 浏览量:52573

  眼下,麦收工作由南到北有序推进。各地抢抓时机,科技助力,夯实夏粮丰收基础。

  西南麦区小麦收割接近尾声。云南全省小麦收获已过九成,在曲靖师宗县的小麦单产提升示范片区,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。当地主推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,引导农机合作社参与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。今年,全县小麦种植面积同比增长4.6%。四川全省小麦收割超837万亩,预计月底基本完成收割工作。在绵阳三台县小麦种植基地,针对丘陵地区设计的收割机,带有自动水平功能,能够保证小麦能从根部收割完整,小麦收割率可达97%以上。

 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收割加速推进。湖北今年种植小麦1500多万亩。在钟祥,搭载着北斗卫星导航的收割机能够精准高效完成收割、脱粒全流程,收割后的小麦可以直接装车转运至农事服务中心烘干。当地通过搭建“共享农机”平台,农户只需要通过手机,即可预约收割、烘干、仓储等农事服务。安徽全省小麦收获进度已超过40%,安庆桐城协调300多台收割机参与麦收,机收率超过98%。

  华北和黄淮海麦区小麦陆续开镰。江苏3600多万亩小麦开始收割。在宿迁泗阳县的万亩麦田里,联合收割机正抓紧作业。当地通过强化田间管理、开展单产提升行动等举措,助力小麦产量增长。河南小麦种植面积约8500万亩,目前收获已超3200万亩。在南阳镇平县,联合收割机实现收割、秸秆粉碎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,大大提高作业效率。今年,当地通过网站、合作社等及时发布小麦种植面积、适收期等信息,开辟跨区作业农机绿色通道,引导农机手有序流动,确保小麦颗粒归仓。

  (央视新闻客户端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新春走基层)从看景到“入景” 中国年轻人爱上国风古韵文化年

尽管旅居澳大利亚已有30多年的时间,但任建国每年都会回到家乡进行创作采风。尤其是“第二故乡”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百余名香港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完成实习

在刘丙万看来,目前对于全国的野猪统一的摸底监测数据仍是缺乏的。2011年,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启动,距今已经十三年。今年6月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报,这项工作进入尾声。

吉林节后“第一会”连续十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

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在总结讲话时指出,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,必须狠抓营商环境建设。要持续优化政务环境,继续提升审批效能,以数字化监管放宽促活,建立各类面向企业和群众的数字化平台,既提供优质便捷服务,又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。

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又添千亿立方米大气田

吴谦指出,美方介入是南海动荡的最大推手。一段时间以来,美国罔顾事实,挑动对抗,为菲站台背书,多次以所谓双边条约对中方威胁施压,还派出军舰到南海挑衅滋事,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。对此中方态度清晰明确,那就是美方根本无权插手,美菲的军事合作也绝不能损害中方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。

中国大唐大唐(内蒙古)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桑海洋接受审查调查

清朝是我国历史上雕造《大藏经》文种最多的朝代,其文种之多、刻印之精美,世所罕见,更对维护国家统一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起到了积极作用。清代汉、满、蒙古、藏文四体《大藏经》雕版作为承载着中华民族记忆与智慧的珍贵文物,不仅是中华文明在促进民族融合、展示工艺美术、传播文化知识等方面成就的具体体现,更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、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